當前位置: 首頁新聞觀察評論正文

      不斷探索農房建設破“難”之路

      2023-11-07 10:14:15 |  湖北日報 | 


      農房建設事關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,也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和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重要載體。

      黨的十八大以來,我國大力實施農村危房改造,農村住房條件和居住環境明顯改善。與此同時,農房建設仍面臨不少短板和痛點。比如,建設品質不高,風貌雜亂,存在安全隱患等。

      2019年,全省新型農房試點啟動,省住建廳組織編制《湖北省鄉村建筑風貌規劃設計圖集》,要求各試點縣市編制農村住宅推廣圖集。隨后,一系列舉措相繼落地,一些地方陸續行動,取得一定成效。比如,遠安建設了一批具有特色的示范農房;大冶率先在全省進行裝配式農房建設試點;興山制作了十幾套特色民居推廣圖集。

      但也要清醒看到,推行過程中仍然面臨不少堵點。有的農村住宅推廣圖集,所要求的建筑材料價格較貴,裝修風格不匹配農村風貌等,采訪調研中,有村民表示“我為什么要花那么多錢?”;盡管培育“掌作工匠”有了一定效果,但農村工匠專業水平普遍不高仍是現實困境;一些傳統村落被打造成景點,紅火一時,卻難以長久。這些問題提醒我們,農房建設需要不斷探索破“難”之路。

      把目光投向沿海地區,浙江“千萬工程”蘊含很多啟示。堅持以人為本,始終聚焦農民群眾住房方面的“急難愁盼”;打造“浙派民居”,保留地方特色;堅持數字賦能,打造農民建房“一件事”等等。借他山之石,磨己身之玉,從安居走向宜居,對投身農房建設的湖北各地而言,還有很長的攻堅克難之路要走。

      抓好農房這個“點”,才有村莊這個“面”。農房不應該是落后的代名詞,期待在一項項破題之策中,讓農房建設既打上新時代的印記,也承載“望得見山,看得見水,記得住鄉愁”的濃濃鄉情。(余姝滿)